为什么WOM值得关注?
给自己洗脑一下,我不想喊单,只是分析基本面,非投资建议。
有些信息是搜集来的。
首先是资方方面,投他们的VC都不错,包括Animoca Brands、Binance Labs、Shima Capital、Jump Crypto等等。Wormhole也投资了,应该是跟Wombat未来的多链扩张有关。其中值得提的是Wombat和币安的关系很好,CZ亲自给Wombat团队提供了建议,有人(不清楚是CZ还是Binance团队,我自己理解是CZ说的)说Wombat填补了币安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明显漏洞。(机构的筹码价格是0.07,PancakeSwap IFO是0.075。)
其次是功能性,Wombat是做什么的,做稳定币兑换的。但问题是币安已经深度很好了,大多数大额的稳定币兑换都会在币安,而非Wombat。Wombat最多承接一些临时的,偏小额的。这就导致该协议不会产生丰厚的现金流,而类似ve的token模式能够得到的分红就很少。
这是Wombat的一个问题。
而针对以上的疑问,Wombat的解决方案是多链部署,扩张生态版图,优势是Gas费比Curve少。把Gas价格打下来确实是一个抢占市场份额的好方法,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在BSC上GAS费用并非一个致命问题,这导致Wombat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这些我都写在了之前的推送《即将登陆Pancake IFO,一文速览稳定币兑换协议Wombat Exchange》中)。
目前看来,Wombat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单边提供流动性」和「资金池的大小不受制于供应量最低的资产」,但这些都需要Wombat展现出足够的吸引力。
不过虽然币安是主要的稳定币兑换场所,但它总要寻求链上生态的补全,比如说Wombat可以促进BSC上算法稳定币的发展。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是,PancakeSwap也是币安生态的一个重要补全———把币安的格局想得大一点。而且BUSD总要有链上兑换场所,因为把Token充值至CEX然后兑换再提现的过程很繁琐,只要Wombat的手续费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会有人用。想想DeFi的优势,DeFi是去中心化的、开源的和抗审查的。
另外,Wombat也会成为其他流动性兑换场所,比如Curve之于Lido(ETH&stETH)。
上文提及,Wombat的vetoken分红少,这意味着其对于Token的赋能不够——所以最后还是要做生态,比如需要有人去做Convex这种协议。做生态的便利在于可以路径依赖,只需要按照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就行。有消息(我不能完全确认)是说有人已经在联系Wombat一起做Redacted Cartel(BTRFLY)、Convex这样的协议。如果生态做得够好,Wombat确实能在BSC或者更多链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是一个Wombat基本面上的长期利好,不过现在Wombat FDV已经够高了,所以想要长期投资Wombat的人一定要注意。
可以能你也注意到了我在文中标记了两个{1}和{2},我觉得WOM可以短期炒作的原因就在其中,一是分红少,只能通过拉高币价来提高APY。团队在这方面也挺擅长的,在Token开盘后就搞了低买高卖。二也是一个逻辑,拉高币价才能提升协议的吸引力。
微博:@雨中狂睡
Twitter:@qiaoyunzi1
Notion资料库:https://tasteful-resolution-466.notion.site/81e0728219f24bc6b6f40159936b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