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英文版发布于5月9日,此次为中文版补发,英文原文:https://medium.com/@SSV-Team/the-official-ssv-node-spec-363f3b13f3d8
PoS 似乎已经成为加密世界区块链的主流思路。
仍在使用 PoW 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只剩下 BTC、LTC 等等,大部分公链都开始使用 PoS 共识机制及其变体,以太坊也在逐步推动执行层和共识层的合并,转向 PoS,并推出网络分片。
毫无疑问,以太坊是加密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次升级也将成为加密世界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如果论影响力,它应该仅次于比特币减半。
随之而来的,是围绕以太坊 2.0 机制衍生出来的各类协议。以太坊 2.0 是对于 PoW 共识机制、分片和信标链应用的升级。转为 PoS 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持有者可以质押 32 个 ETH 成为验证者,并通过确认交易来获得奖励。而这也是推动更多人参与质押成为验证者的基本动力。
围绕质押和验证,一些相关的服务协议站上风口,SSV Network 便是其中之一。
SSV Network
对于以太坊的普通用户而言,以太坊 2.0 最大的好处是交易吞吐量的提升和交易费用的削减——用户体验得以改善。
而对于以太坊深度参与者、巨鲸和开发者,质押和验证也存在着商业化的场景和潜力。
简单来说,商业行为存在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我们只需要明白买方的需求和卖方的利润来源,便可以大致了解以太坊 2.0 生态协议的市场潜力。
据 Mint Ventures 研究员李雨轩分类,在转为 PoS 后,以太坊 2.0 生态项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以 LIDO 为首的 Liquid Staking Provider、像 everstake 这样的 Node Operater 和 SSV Network 在做的 Staking as a Service。

来源:Mint Ventures
Liquid Staking Provider 流动性质押服务商主要致力于解决两个市场痛点:
1)32 个 ETH 的过高质押门槛;
2)提供基于 ETH 质押的金融衍生品。用户可以通过以太坊 2.0 衍生品协议,获得除质押外的其他收益。
Node Operater 节点运营商主要负责维持设备的在线状态,作为节点维持区块链的运行。同样,节点运营也是一件高门槛的事情,节点运营商需要 24 小时在线,离线还将面临被没收部分质押 ETH 的惩罚。这对于节点运营商的运营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中心化交易所,比如 Binance、Kraken 等,往往兼顾着着 Liquid Staking Provider 和 Node Operater 两个角色。
那么,不属于以上三类角色的 SSV Network,Staking as a Service,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SSV 全称 Secret Shared Validators,它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带有共识层的多签钱包,作为信标节点和验证器之间的中间层插件而被推出。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把它理解为意向质押者和节点运营商之间的中间件——通过一个安全的多签钱包来勾兑两方的合作,保证意向质押者资产的安全,通过奖励吸引优质节点运营商使用 SSV 软件,按照 SSV 所制定的规则来进行工作。

为了保证节点运营工作顺利有效地完成,SSV 采用运营商绩效指标作为网络中运营商的技术评分系统。
绩效成绩是通过网络共识层中节点运营商在某段特定时间中的工作出席情况判定的。绩效分数根据特定时间范围内节点运营商的出勤率百分比来计算。
为了实现整体的产品逻辑架构,SSV 在产品中添加了以下四种部件:
Distributed Key Generation 分布式密钥生成;
Shamir Secret Sharing(由一位名叫 Adi Shamir 的以色列密码学家提出,是密码学中最早的秘密共享方案之一);
Multi-Party Computation 多方计算(用于 Shamir Secret Sharing,简单来说就是将密钥分割并交给不同的运营商,并且它也会执行验证器所需要的运算工作);
Istanbu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Consensus 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式容错共识(简称 IBFT,上文提及的 SSV 共识层的架构便基于 IBFT,主要是为了在一些操作员达到阈值或者出现问题导致不在线的情况,达成共识)。
同时,需要指出,它并不支持用户质押少量 ETH,也就说它的目标客户将会是拥有 32 枚 ETH 以上的用户和流动性质押服务商(如 LIDO、Rocket Pool 以及 Binance 等)。
$SSV
$SSV 是 SSV.Network 的原生代币,主要用途是支付和治理。
支付
上文中提及,SSV.Network 本质上是一位质押服务的中间件。$SSV 是支付载体,作为质押者对于节点运营商验证工作的酬劳。具体而言,每一位参与 SSV.Network 验证工作的节点运营商都可以决定自己的接单价格,并与其他运营商内卷。其中节点运营商收入的一定比例将会上缴 DAO 国库。

上图就是 SSV.Network 质押者和节点运营商的利润模型。
治理
通过$SSV,持有者可以参与 SSV.Network 的相关决策和资金分配。最直观的一个例子就是,通过投票,持有者们可以决定节点运营商收益上缴 DAO 国库金额的比例——节点运营商也有理由持有$SSV 来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分成。与其他决策治理不同,涉及到真实利益的治理往往能更体现代币的价值。
在官方提到的用例中,$SSV(包括国库资金)主要会被用于以下几个具体场景:
作为 SSV 生态系统和社区之间的联系;
寻找并激励最合适的人来参与 SSV 生态系统的相关决策;
运营商费用;
DAO 收入;
Grants 和奖励;
价值捕获
加密世界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名声显赫的中间件,比如以 Chainlink 为首的预言机协议、各类跨链桥等等。
这些中间件基本上都是针对买方(需求方)和卖方(被需求方)不匹配的情况而出现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类产品在代币产品架构中地位的不同,代币的价值捕获能力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产品的易用性无法决定其代币价格短期的涨跌。从中短期来看,产品代币的价值往往由供需关系决定。
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SSV.Network 同样值得如此思量。
就像上文提及的,$SSV 的价值捕获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买方和卖方。
买方需要购买$SSV 来作为支付给节点运营商的激励——这个过程中买方和卖方双赢,买方省去了搭建节点以及节点运维的繁重工作,而专业的节点运营商又可以通过承接相应的工作以获取相应的代币奖励。若买方希望停止服务,他们有资格随时选择退出。
而 SSV.Network 可以通过以太坊 2.0 即将部署的新叙事和由其架构的低门槛质押服务,帮助更多的 B 端客户获得来自节点验证的利润,享受以太坊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以太坊 2.0 规模越大,$SSV 价值捕获能力越强。
那么,来自卖方的抛压呢?正常逻辑是被支付的$SSV 大概率会被节点运营商卖掉。
如果看好以太坊 2.0 的未来和 SSV.Network 所构建的产品,买方完全可以提前购置$SSV 作为抵押品,以保证可以定期向节点运营商支付奖励。因为$SSV 越值钱,买方需要支付的代币数量越少。
$SSV 的买方市场是强势的,而抛压是线性释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抛压。
并且,就像上文所提及的,除了将一定比例的$SSV 收归国库减少抛压外,SSV.Network 还鼓励通过持有$SSV 来参与治理,决定上缴 DAO 国库金额的比例。节点运营商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收费标准,比如降低自己的收费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从本质上来看,这其实是 SSV.Network 与节点运营商的博弈。
除了在收入层面的博弈,$SSV 作为以太坊 2.0 叙事生态中的一部分,也在承载着一些投资者对于未来投资回报的期许。据 CoinMarketCap 数据,同属于以太坊 2.0 赛道的 Lido 市值约为 3 亿美金,FDV 约为 28 亿美金,而$SSV 的市值约为 1.2 亿美金,FDV 约为 13 亿美金。


可能这也会是$SSV 的另一重机会,因为它作为价值标的,将给予投机者炒作的第二选择。
结语
虽然以太坊 2.0 的实现正在不断被推迟,但这并不阻碍人们对于一个高扩展性和低成本公链的渴望。正在逐步发展的以太坊 2.0 质押赛道正在为 ETH 的长期持有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投资模式。而伴随着更多人的参与,以太坊本身也会变得更加安全和去中心化。
SSV.Network 将会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作为中间商勾兑质押者和验证者进行合作。这将进一步推动以太坊验证节点的规模化,实现买方和卖方的双赢。而我们也期待着由此诞生的衍生品机会,比如 Lido 的 stETH、Binance 的 BETH。随着以太坊 2.0 的实现和深入,更多的机会将会出现在以太坊 2.0 相关赛道中。
以上所有内容均不作为财务建议!
微博:@雨中狂睡
Twitter:@qiaoyunzi1
Notion资料库:https://tasteful-resolution-466.notion.site/81e0728219f24bc6b6f40159936b4106

ssv 总供应量才一千多万,基本全流通了,文章写的FDV13亿美金,从何考证?